——如“袈裟”( jiāshā):和尚披在外面的一种法衣
裟ㄕㄚshā1.▲姓。2.參見【袈裟】。
裟-中華大字典1、裟讀音:師加切,音沙,麻韻。釋文:袈~。詳袈字。
shā
1、[裟婆诃]shā pó hē
裟婆诃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裟婆诃持咒之规矩,必须经过金刚上师灌顶,方得传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后定为丛林日课,即多不经上师传授,自己习诵。是以观想,结印诸法,已不讲究矣。但能诚敬诵持,亦有灵应。
2、[佛袈裟]fó jiā shā
胞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3、[婆裟世界]pó shā shì jiè
"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如今谓之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