蘐
蘐同“萱”。《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唐陸德明釋文:“諼,本又作萱。《説文》作藼。或作蘐。”吴玉搢《説文引經考》:“按:《説文》藼字重文二:一作蕿,一作萱。《經典釋文》云:‘或作蘐。’蘐雖不見《説文》,蓋又蕿之異體。”
1、蘐釋文:蕿俗字。說文藼。或作蕿、萱。~。卽蕿俗。
2、萱讀音:許元切,音喧,元韻。釋文:藼或字。見《說文》。
〔按說文。藼、令人忘憂草也。本草綱目。一名忘憂。一名療愁。一名宜男。一名丹棘。一名鹿劒。一名妓女。宜下溼地。冬月叢生。葉柔弱。廣羣芳譜云。苞生。莖無附枝。繁萼攢連。葉四埀。花初發如黃鵠嘴。開則六出。時有春花、夏花、秋花、冬花、四季。色有黃、白、紅、紫、麝香、重葉、單葉、數種。與鹿葱相似。惟黃如蜜色者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