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蕛】16画 4492·7 tí ㄊㄧˊ 杜奚切,平,齊韻,定。脂部。草名。似稗草。爾雅 釋草:“蕛,苵。”注:“蕛似稗,布地生,穢草。”清 郝懿行 義疏:“蕛或作稊,又通作荑。……今驗其葉似稻而細,青綠色,作穗似稗而小。”
蕛-中華大字典1、蕛讀音:田黎切,音題,齊韻。釋文:~苵也。見《說文》。《通訓定聲》:字亦作稊。爾雅~苵注。似稗。布地生穢草。莊子秋水。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注。小米也。知北遊。道在稊稗。孟子。不如荑稗。以荑爲之。按稗亦人所穜。實小可食。~則野生者米尤小。人不食之。
2、昮釋文:蕛或字。見《集韻》。
3、稊讀音:田黎切,音啼,齊韻。釋文:
❶本作蕛。《說文艸部》:蕛。蕛苵也。
〔按爾雅釋草。蕛苵。注云。蕛似稗。布地生穢草。釋文。蕛、本作~〕。
❷~者楊之秀也。《易大過》:枯楊生~。
❸~米。小米也。見《莊子秋水釋文》引《司馬注》。
❹通荑。《易大過釋文》:~、鄭作荑。
4、䅠釋文:同蕛。見《集韻》。
5、穉讀音:直利切,音治,寘韻。釋文:同稺。見《韻會》。
6、穉讀音:杜奚切,音提,齊韻。釋文:同蕛。見《五音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