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形声。从牛,劳省声。本义:杂色的牛)
同本义
荦,驳牛也。——《说文》
黄白杂谓之驳荦。——《通俗文》
斯为朽关键,怒荦抉以入。——陆龟蒙《杂讽》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
〈形〉
明显,分明
此其荦荦大者。——《史记·天官书》。索隐:“事之分明也。”
又如:荦然(明显的样子)
luò
1、[卓荦]zhuó luò
也作卓跞。超出一般。荦(luò)。
2、[荦荦]luò luò
(事理)明显:~大端(明显的要点或主要的项目)。
3、[荦硞]luò què
见“犖确”。
4、[拓荦]tuò luò
犹拓落。谓胸怀旷达磊落。
5、[廓荦]kuò luò
气度恢宏,卓荦不凡。
6、[觕荦]cū luò
粗陋驳杂。
7、[荦埆]luò què
见“犖确”。
8、[磊荦]lěi luò
见“磊落”。
9、[逴荦]chuō luò
超绝。
10、[荦确]luò què
1.亦作“犖硞”。亦作“犖埆”。亦作“犖嶨”。怪石嶙峋貌。唐 韩愈《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唐 韩愈 孟郊《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王伯大 音释:“硞音确。”宋 苏辙《墨竹赋》:“山石犖埆,荆棘生之。”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石鼓》:“何物犖确蟠素壁?云是石鼓流遗踪。”清 段松岑《灵岩神宝寺访碑》诗:“犖嶨復犖嶨,驀山履絶壑。”清 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循山石犖确而行,得一洞。” 2.坚硬貌。明 沉德符《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试投之犖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清 吴存楷《犁田行》:“春泥犖埆苦坚硬,犂深入土三尺强。”王统照《号声·沉船》:“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 3.象声词。宋 苏轼《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九瀧,篙声犖确相舂撞。”清 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微影模糊声犖确,是谁携屐踏花来。”姚锡钧《病中作》诗:“泥辙车声生犖确,墙根苔气发幽妍。”
11、[英荦]yīng luò
英明卓越。
12、[丁荦]dīng luò
见“丁櫟”。
13、[确荦]què luò
凹凸不平的石头。亦形容土地、路径多石不平的样子。
14、[驳荦]bó luò
亦作“駮犖”。文采间杂,斑驳。
15、[荦峃]luò xué
见“犖确”。
16、[荦角]luò jiǎo
怪石嶙峋貌。
17、[荦然]luò rán
1.卓绝貌;明显貌。 2.象声词。
18、[趠荦]chuō luò
超绝,杰出。
19、[轧荦山]zhá luò shān
本为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