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同音字

拼音为tí的字 拼音为ti的字

基础解释

古同“第”。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苐-中草药辞典

【读音】dì
【繁体】苐
苐dì同"第"。

苐-中華大字典

1、苐讀音:田黎切,音啼,齊韻。〔俗作次第之第。誤〕。釋文:
❶荑或字。《集韻》:荑。說文、艸也。或作珮、~。
❷不~。複姓。見《通志氏族略》。
2、第讀音:大計切,音弟,霽韻。釋文:
❶本作弟。《說文弟部》:弟。韋束之次弟也。从古文之象。《段注》:以韋束物。如輈五束、衡三束之類。束之不一。則有次弟也。詩正義引說文、有~字。
 〔按段本又補~篆。从竹弟〕。
❷次也。見《廣雅釋詁》。
 〔按釋名釋書契。書稱題。亦言~。因其~次也。疏證。古書標題。每篇之首、必題弟一弟二等目。以迄於終。此次弟之弟。本不必加竹耳〕。
❸順也。見《集韻》。
❹且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俱如臨卬。
❺使也。《漢書陳勝傳》:藉~令毋斬。
❻但也。《史記陳平世家》:陛下~出僞遊雲夢。
❼宅也。《漢書高帝紀》:爲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賜大~室。
 〔注〕:孟康曰。有甲乙次~。故曰~也。
❽科~也。舊有登科及~之稱。蓋指科舉中式者言。不中者曰落~、下~。
❾~五。複姓。後漢~五倫。
3、荑讀音:田黎切,音題,齊韻。釋文:
❶艸也。見《說文》。《通訓定聲》:茅之初生也。與珮蕛皆別。弟、夷、篆體相似。凡偏傍多致錯誤。詩靜女、自牧歸~。風俗通、~者茅始熟中穰也。旣白且滑。
 〔按段本改篆作珮。非是〕。
❷草陸生曰~。見《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
 〔按玉篇云。始生茅也〕。
❸卉木初生葉皃。見《集韻》。
❹~桑。女桑也。《詩七月傳》:女桑。~桑也。
❺~秀也。見《廣韻》。
❻通稊。〔文選謝靈運詩〕:原隰~綠柳。
 〔注〕:~、與稊同。
4、荑讀音:延知切,音夷,支韻。釋文:莁~。木名。《爾雅釋草》:莁~、蔱蘠。
 〔疏〕:莁~、一名蔱蘠。郭云。一名白蕢也。
 〔按本草綱目。蕪~、一名莁~。生山中。葉圓而厚。剝取皮合漬之。其味辛香。作醬食之。性能殺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