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终

读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

同音字

拼音为lǎo的字 拼音为yǒu的字 拼音为suǒ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基础解释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详细解释

  • 【解释】: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 【出自】:《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老:老年;晩年。

有:拥有;保有。与“无”相对。

所:合理的结果;应有的归宿。

终:末了,最后,跟“始”相对。

词典解释

老有所终-中華語文大辭典

老有所終

老有所终-中华成语大词典

老有所终
【拼音】:lǎo yǒu suǒ zhōng
解释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示例
使生有所养,~,死有所送也。 ★唐·白居易《策林四·养老》
近义词
老有所养
反义词
流离失所
语法
作宾语;指养老

出处

《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引证

唐-白居易--《策林四·养老》:善养者,非家至户见,衣而食之,盖能为其立田里之制以安其业,导树畜之产以厚其生。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死有所送也。

明-罗懋登-九五回-《西洋记》:坐了这三五年来,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农有余粟,女有余布,从此以前风调雨顺,从此以后国泰民安。

明-罗懋登-九五回-《西洋记》:坐了这三五年来,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农有余粟,女有余布,从此以前风调雨顺,从此以后国泰民安。

当代-石祥--《大别山之子》:今后还要资助更多有困难的老人,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故事

唐-白居易--《策林四·养老》:善养者,非家至户见,衣而食之,盖能为其立田里之制以安其业,导树畜之产以厚其生。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死有所送也。

明-罗懋登-九五回-《西洋记》:坐了这三五年来,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农有余粟,女有余布,从此以前风调雨顺,从此以后国泰民安。

明-罗懋登-九五回-《西洋记》:坐了这三五年来,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农有余粟,女有余布,从此以前风调雨顺,从此以后国泰民安。

当代-石祥--《大别山之子》:今后还要资助更多有困难的老人,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造句

lǎo yǒu suǒ zhōng

1、孝敬老人,使其老有所终,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lǎo yǒu suǒ zhōng

1、[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

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