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能解

读音

lǎo yù néng jiě

同音字

拼音为lǎo的字 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néng的字 拼音为jiě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neng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基础解释

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详细解释

  • 【解释】: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 【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 【示例】: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通俗易懂

按字解释

老妪:年老的妇女。

能:能够。

解:理解。

词典解释

老妪能解-中華語文大辭典

老嫗能解

老妪能解-中华成语大词典

老妪能解
【拼音】:lǎo yù néng jiě
解释
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出处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示例
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近义词
通俗易懂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通俗易懂
成语故事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28岁中进士当官,官越来越大,但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的诗作风格和语言深入浅出,平易通俗,让人一看就懂。著名的《母别子》就是根据他家老保姆的见闻而写的,最终是她能听懂才定稿的

出处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引证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夫三百篇中亦有如家书及老妪能解者,而可谓其尽然乎?

清-李绿园--《歧路灯》五十六回:写完,智周万道:“语质词俚,却是老妪能解。”

清-魏秀仁-三一回-《花月痕》:香山的诗老妪能解,所以别的诗不好,乐府最妙。

现代-周瘦鹃--《歌颂诗人白乐天》:古今人每谈到白乐天的诗,总说是老妪能解。

故事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夫三百篇中亦有如家书及老妪能解者,而可谓其尽然乎?

清-李绿园--《歧路灯》五十六回:写完,智周万道:“语质词俚,却是老妪能解。”

清-魏秀仁-三一回-《花月痕》:香山的诗老妪能解,所以别的诗不好,乐府最妙。

现代-周瘦鹃--《歌颂诗人白乐天》:古今人每谈到白乐天的诗,总说是老妪能解。

造句

lǎo yù néng jiě

1、他写的诗不故作深奥,贴近生活,真正是老妪能解。

2、歌仔戏所以能流行,正是因为它通俗浅白,老妪能解。

组词

近义词

lǎo yù néng jiě

1、[通俗易懂]tōng sú yì dǒng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2、[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反义词

lǎo yù néng jiě

1、[百思不解]bǎi sī bù jiě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2、[艰深晦涩]jiān shēn huì sè

艰深:文辞深奥难懂;晦涩:意义隐晦,不顺口。形容笔调深僻、寓意难以理解的文章。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