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缙ㄐ丨ㄣˋjìn1.〈書〉淺紅色的絲織品。2.〈書〉(在紳帶上)插。通「搢」。
縉-漢語大字典縉
〔缙〕
《説文》:“縉,帛赤色也。《春秋傳》‘縉雲氏’。《禮》有‘縉緣’。从糸,晋聲。”姚文田、嚴可均校議:“《後漢·蔡邕傳》注引作‘赤白色’,此脱‘白’字。”
jìn 《廣韻》即刃切,去震精。真部。
(1)浅红色的帛。《説文·糸部》:“縉,帛赤白色也。”《急就篇》:“烝栗絹紺縉紅繎。”顔師古注:“縉,淺赤色也。”
(2)通“搢”。插。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坤部》:“縉,叚借為搢。”《荀子·禮論》:“設褻衣,襲三稱,縉紳而無鉤帶矣。”楊倞注:“縉,與搢同。扱也。”《漢書·郊祀志上》:“其語不經見,縉紳者弗道。”顔師古注:“縉,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耳。”《後漢書·馬武傳》:“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李賢注:“縉或作搢。搢,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