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絭讀音:區願切,音券,願韻。古倦切,音眷,霰韻。驅圓切,音圈,先韻。拘玉切,音挶,沃韻。釋文:本作絭。《說文》:絭。纕臂繩也。《段注》:纕、各本作攘。今正。纕者援臂也。臂褏易流。以繩約之。是繩謂之~。~有假帣爲之者。史記滑稽列傳。帣韝鞠锌。徐廣曰。帣、收衣袖也。又有假卷爲之者。列女傳。趙津女媢。攘卷操檝。引伸爲束縳之偁。
2、弮讀音:驅圓切,音棬,先韻。古倦切,音眷,霰韻。釋文:
❶連弩也。《漢書司馬遷傳》:張空~。冒白刃。
❷古縣名。在滎陽。見《廣韻》。
〔按史記蘇秦傳作卷。當今河南原武縣西北〕。
3、弮讀音:古倦切,音眷,霰韻。釋文:
❶曲也。見《廣韻》。
❷通卷。《廣韻》:書~。今作卷。
❸通絭。《集韻》:~、通作絭。絭。攘臂繩。
❹通釰。《集韻》:釰、亦作~。摶飯也。
絭
《説文》:“絭,攘臂繩也。从糸,ࠔɨr。”
juàn(又读quàn) 《廣韻》居願切,去願見。又居倦切,去願切,居玉切,區倦切。元部。
(1)用来束腰袖的绳索。《説文·糸部》:“絭,攘臂繩也。”段玉裁改为“纕臂繩也。”注曰:“纕,各本作攘,今正。纕者,援臂也。臂袖易流,以繩約之,是繩謂之絭。”《廣韻·願韻》:“絭,束腰繩也。”
(2)束缚。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糸部》:“絭,引申為凡束縛之偁。”《太玄·क#\u000B:“全क'խ其首尾,臨於淵。”司馬光集注引宋惟幹曰:“絭,縛也。”
(3)弩弦。《廣韻·願韻》:“絭,弦也。”晋潘岳《閒居賦》:“谿子巨黍,異絭同機。”
(4)曲。《正字通·糸部》:“絭,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