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高起;突出 。
如:窿穹(高大的样子)
用同“癃” 。
如:窿笃(严重的肢体麻痹)
〈名〉
〈方〉∶煤矿坑道 。
如:窿工;清理废窿
窿窿ㄌㄨㄥˊlónɡ參見【窟窿】。
窿-汉语大词典窿long
ㄌㄨㄥˊ
〔《广韵》力中切,平东,来。〕
1.高起;突出。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黄帝陵》:“今平谷县东北十五里,冈阜窿然,形如冢,即渔子山也。”
2.方言。煤矿坑道。如:父挖窿中煤,子扯窿中拖。如:窿工;清理废窿。
3.用同“癃”。参见“窿笃”。
lóng
1、[窟窿]kū long
1.洞:冰~。老鼠~。鞋底磨了个大~。 2.比喻亏空。
2、[窟窿眼]kū lóng yǎn
1.小孔。 2.喻指心眼儿。
3、[穹窿]qióng lóng
也作穹隆。物体中间隆起而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东西。
4、[窿穹]lóng qióng
高大貌。
5、[窿笃]lóng dǔ
严重的肢体麻痹。
6、[平窿]píng lóng
见“平峒”。
7、[冰窟窿]bīng kū lóng
在北方寒冷地带,冬季因为食物或水源短缺,人们开凿冰面来捕鱼或者取水,在大块的冰面之间出现一大块水面,也就叫做冰窟窿。
8、[塞豆窿]sāi dòu lóng
形容个子小,有点机灵调皮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