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窻讀音:麤叢切,音悤,東韻。釋文:通孔也。从穴。悤聲。見《說文》。《段注》:十篇囪下曰。在牆曰牖。在屋曰囱。囪或从穴作窗。古祇有囪字。窗已爲或體。何取乎更取悤聲作~字哉。自東江分韻。淺人多爲僞撰。
2、窗讀音:初江切,創平聲,江韻。釋文:
❶在牆曰牖。在戶曰囪。~或从穴。矖古文。見《說文囪部》。
〔按玉篇囱部。與說文同。廣韻四江䆫下云。說文作~。通孔也。牎同窻俗。而囪下引說文無~以下各字。集韻四江囪下。凡~、牎、䆫、矖、窻、五形。是~與窻、古分今合〕。
❷聰也。於內窺外爲聰明也。見《釋名釋宮室》。
3、窗讀音:麤叢切,音怱,東韻。釋文:
❶通孔也。鄭康成曰。窻助戶爲明。窻或作~。見《集韻》。
❷竈突也。見《集韻》。
窻
【午集下】【穴字部】 窻
◎【玉篇】俗窗字。詳窗字註。
chuāng
1、[轩窻]xuān chuāng
同“轩窗”。《普曜经·论降神品》:“诸床座具二万二千,门户轩窻,讲堂棚阁,校饰严整。”明 孙蕡《湖州乐》诗:“春风垂柳緑轩窻,细雨飞花湿帘幕。”
2、[云窻]yún chuāng
见“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