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窥ㄎㄨㄟkuī1.從孔隙、縫隙或隱蔽處暗中察看。[例]管~蠡測︱管中~豹|偷~︱~視。2.泛指觀看。[例]~破︱於書無所不~。
窺-辞源3【窺】16画 3081·21.kuī ㄎㄨㄟ 去隨切,平,支韻,溪。支部。㊀從孔隙或隱僻處看。也作“闚”。禮 少儀:“不窺密,不旁狎,不戲色。”老子:“不出户,可以知天下;不窺牖,可以知天道。”也泛指觀看,觀察。戰國策 齊一:“(鄒忌)朝服衣冠,窺鏡。”㊁窺探,窺伺。孫子 虚實:“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漢書三七 季布傳:“夫陛下以一人譽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者聞之,有以窺陛下。”㊂伺機圖謀。史記 秦始皇紀 漢 賈誼 過秦論:“秦孝公據 殽 函之固,擁 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窺 周室。”2.kuǐ ㄎㄨㄟˇ 集韻犬繠切,上,紙韻,溪。支部。半步。通“跬”。漢書四五 息夫躬傳:“京師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注:“蘇林曰:‘窺音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