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头跣足

读音

kē tóu xiǎn zú

同音字

拼音为kē的字 拼音为tóu的字 拼音为xiǎn的字 拼音为zú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tou的字 拼音为xian的字 拼音为zu的字

基础解释

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详细解释

  • 【解释】: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 【示例】:~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田昼《筑长堤》
  •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按字解释

科:光秃。

头:人和动物身体的最前面或最上部,长着口、鼻、眼、耳等器官的部分。

跣:光着脚。

足:脚;腿。

词典解释

科头跣足-中華語文大辭典

科頭跣足

科头跣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科頭跣足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引证

宋-田昼--《筑长堤》: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明-冯梦龙-卷二十九-《醒世恒言》:卢柟科头跣足,斜据石榻。面前放一帙古书,手中执着酒杯。

明-胡应麟--《与李惟寅书》:日晡而眠,日旰而起,科头跣足,不履不冠,抱膝微吟,曲肱长啸,清琴数弄,名香一炷,颓然丈室,耳目尽忘。

清-袁枚--《新齐谐·叶老脱》:有叶老脱者,不知其由来,科头跣足,冬夏一布袍,手挈竹席而行。

故事

宋-田昼--《筑长堤》: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明-冯梦龙-卷二十九-《醒世恒言》:卢柟科头跣足,斜据石榻。面前放一帙古书,手中执着酒杯。

明-胡应麟--《与李惟寅书》:日晡而眠,日旰而起,科头跣足,不履不冠,抱膝微吟,曲肱长啸,清琴数弄,名香一炷,颓然丈室,耳目尽忘。

清-袁枚--《新齐谐·叶老脱》:有叶老脱者,不知其由来,科头跣足,冬夏一布袍,手挈竹席而行。

造句

kē tóu xiǎn zú

1、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2、地震的那天晚上,他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下来,冲到了院里,当时科头跣足,样子十分狼狈。

组词

近义词

kē tóu xiǎn zú

1、[科头赤足]kē tóu chì zú

成语解释◎ 见“ 科头跣足 ”。

反义词

kē tóu xiǎn zú

1、[衣冠楚楚]yī guān chǔ chǔ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