矝
矝同“矜”。唐慧苑《華嚴經音義》卷二十二:“特垂矝念,《毛詩傳》:‘矝,憐也。謂偏獨憂憐也。’按:《説文》、《字統》:‘矝,怜也。’皆從矛、令。若從今者,音巨斤反,矛柄也。案:《玉篇》二字皆從矛令,無從矛今者。”清臧庸《拜經日記》:“據慧苑所引,知唐本《説文·矛部》‘矝’下有‘憐也’一訓,而今本止有矛柄之義。後世字書韻學混淆,致改《玉篇》誤從‘今’。唐以來字書遂無有作‘矝’者矣。猶幸慧苑書引《毛詩傳》及《説文》、《字統》、《玉篇》皆可藉以考正。而慧苑又分‘矝’、‘矜’二字,當由習見作‘矜’,故强為區别耳。”按:汉隶亦多作“矝”。《石經論語殘碑》:“哀矝而勿喜。”《魏受禪表》:“哀矝庶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