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哺乳动物的一类,身长脚短,嘴尖耳小,捕食蛇蟹等 。
如:蟹獴;蛇獴;赤颊獴
獴獴ㄇㄥˊménɡ哺乳動物名。原生歐亞大陸與非洲的中小型食肉動物,全球33種。外型似鼬,四肢短小,尾長而漸細。晝間活動,捕食昆蟲、螃蟹、蚯蚓、蜥蜴、蛇、鼠,也吃蛋及腐屍。
獴-中華大字典1、獴讀音:謨蓬切,音蒙,東韻。釋文:~炓。獸名。《正字通》:~炓、蜼之小者。紫黑色。能捕鼠。本作蒙貴。一名蒙頌。《參閱炓字》。
měng
1、[蟹獴]xiè měng
哺乳动物,体长50厘米左右,毛灰色、棕色、黑色相间。生活在水边,能游泳,捕食鱼、蟹、蛙等。生活于我国南方各省区和南亚地区。
2、[红颊獴]hóng jiá měng
红颊獴(拉丁学名:Herpestesjavanicus)又叫斑点獴、赤面獴等,在中国还有树鼠、树皮鼠、日狸、竹狸等俗名,体长为28—36厘米,尾长为22—29厘米,体重650—750克。尾巴的长度大约是体长的80%以上。一种叫红颊獴,由于它眼圈、两颊及腮部毛均呈棕红色而得名。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常栖于热带山林的灌木丛中,多在下层近水溪的耕地附近掘洞穴而居,在洞中生儿育女。其性凶猛,时而拱背竖毛,喷鼻或发出“叽叽”叫声,以示威胁或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