獰狞ㄋ丨ㄥˊnínɡ凶惡可怕。[例]~笑│~惡│面目猙~。
獰-漢語大字典獰
〔狞〕
níng 《廣韻》乃庚切,平庚娘。
(1)凶恶。《廣韻·庚韻》:“獰,惡也。”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英诗人弥耳敦尝取其事作《失乐园》,有天神与撒但战事,以喻光明与黑暗之争。撒但为状,复至狞厉。”又变得凶恶。茅盾《子夜》五:“他狞起眼睛望着空中,忽然转为忿怒。”
(2)猛。唐孟郊《峽哀十首》之八:“仄田無異稼,毒水多獰鱗。”宋梅堯臣《斫膾懷永叔》:“高河古穴深,下有蒼鱗鯽,出水獰將飛,落刀細可織。”宋蘇軾《書韓幹牧馬圖》:“龍顱鳳頸獰且妍,奇姿逸德隱駑頑。”
(3)用同“儜”。怯懦;柔弱。唐李賀《秦王飲酒》:“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吴正子注:“獰,當作儜。儜,弱也;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