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纳:容纳,包容。
百川:江河湖泽的总称。
海纳百川
【拼音】:hǎi nà bǎi chuān
解释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心怀等
元-李直夫-三折-《虎头牌》:想着叔叔他一时带酒,失误了军情,你要打他一百,他不疼便好,可不道大能掩小,海纳百川,看着狗儿面皮休打他。
唐-释澄观-卷七-《华严经疏》:见理智成则缘不动,智为行本,诸度悉圆,亦犹海纳百川,更不流矣。
清-林则徐--《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代-郭保林--《一个失去历史的王朝》:铁木真的后代忽必烈,入主中原,虽然吸取了儒家文化的精要,也来了个祭孔、尊孔,但是他的胸襟远非是马其顿那样博大宏阔,海纳百川,包括宇宙,总揽人物。
元-李直夫-三折-《虎头牌》:想着叔叔他一时带酒,失误了军情,你要打他一百,他不疼便好,可不道大能掩小,海纳百川,看着狗儿面皮休打他。
唐-释澄观-卷七-《华严经疏》:见理智成则缘不动,智为行本,诸度悉圆,亦犹海纳百川,更不流矣。
清-林则徐--《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代-郭保林--《一个失去历史的王朝》:铁木真的后代忽必烈,入主中原,虽然吸取了儒家文化的精要,也来了个祭孔、尊孔,但是他的胸襟远非是马其顿那样博大宏阔,海纳百川,包括宇宙,总揽人物。
hǎi nà bǎi chuān
1、可谓海纳百川,泥沙俱下,招降纳叛,无所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