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

读音

sǎ sǎo yìng duì

同音字

拼音为sǎ的字 拼音为sào的字 拼音为yìng的字 拼音为duì的字 拼音为sa的字 拼音为sao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 拼音为dui的字

基础解释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详细解释

  • 【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 【出自】: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 【示例】: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

按字解释

洒扫:洒水扫地;清除。

应对:酬对;对答。

词典解释

洒扫应对-中华成语大词典

洒扫应对
【拼音】:sǎ sào yìng duì
解释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示例
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洒扫应对-汉语大词典

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元刘埙《隐居通议·理学一》:“朱氏之学则主于下学上达,必由洒扫应对而驯至于精义入神。”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洒扫应对,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引证

宋-朱熹--《与陈丞相别纸》:近又编小学一书,备载古人事亲事长、洒扫应对之法,亦有补于学者。

明-宋濂、王袆等--《元史·许衡传》:自都邑而至州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以至平天下之要道。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洒扫应对,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故事

宋-朱熹--《与陈丞相别纸》:近又编小学一书,备载古人事亲事长、洒扫应对之法,亦有补于学者。

明-宋濂、王袆等--《元史·许衡传》:自都邑而至州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以至平天下之要道。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洒扫应对,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造句

sǎ sǎo yìng duì

1、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洒扫应对,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