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上瞒下

读音

qī shàng mán xià

同音字

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shàng的字 拼音为mán的字 拼音为xià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man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

基础解释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详细解释

  • 【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 【出自】: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欺:欺骗。

上: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

瞒:把真实情况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隐瞒。

下: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

词典解释

欺上瞒下-中華語文大辭典

欺上瞞下

欺上瞒下-中华成语大词典

欺上瞒下
【拼音】:qī shàng mán xià
解释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
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示例
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近义词
欺上罔下
反义词
上下不欺
歇后语
王府的管家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欺骗
英文
deceive one's superiors and delude one's subordinates

出处

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引证

当代-陶菊隐-第六回-《袁世凯演义》:尽管袁有一套欺上瞒下的手腕,但是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现代-佚名-1947.09-《人民日报》:祁兴玉自当上农会主任,就欺上瞒下,压迫群众。

故事

当代-陶菊隐-第六回-《袁世凯演义》:尽管袁有一套欺上瞒下的手腕,但是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现代-佚名-1947.09-《人民日报》:祁兴玉自当上农会主任,就欺上瞒下,压迫群众。

造句

qī shàng mán xià

1、他这种欺上瞒下的行径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2、此事多人皆可见证,岂容他一手遮天,欺上瞒下!

3、他一向欺上瞒下,作威作福,严重地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

4、他欺上瞒下,简直是豺狼当道!

5、他这个欺上瞒下,群众影响很不好。

6、他欺上瞒下,群众非常气愤。

7、他是个势力小人,欺上瞒下.

8、工作中他常欺上瞒下.

9、他们欺上瞒下,党同伐异,迫害忠良,导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

10、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就开始大搞这些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的伎俩。

11、刀锯地狱,偷工减料,欺上瞒下,拐诱妇女儿童,买卖不公之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

12、老百姓恨透了那些贪官污吏,欺上瞒下,打着各种旗号搜刮民脂民膏。

13、他们父子正好趁机欺上瞒下,以售其奸。

14、子孚还不明白?那般刀笔胥吏,最擅长的就是欺上瞒下,刺史又怎么得知?

15、关于怀化市市县二级公安局胡作非为欺上瞒下不作为的举报书。

16、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后,彻底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欺上瞒下的问题。

组词

近义词

qī shàng mán xià

1、[弄虚作假]nòng xū zuò jiǎ

耍花招欺骗人。

2、[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3、[招摇撞骗]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4、[一手遮天]yī shǒu zhē tiān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5、[巧立名目]qiǎo lì míng mù

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6、[遮人耳目]zhē rén ěr mù

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7、[媚上欺下]mèi shàng qī xià

这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讨好上司,欺压下属的意思。

8、[欺上罔下]qī shàng wǎng xià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反义词

qī shàng mán xià

1、[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