櫜弓卧鼓

读音

gāo gōng wò gǔ

同音字

拼音为gāo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wò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wo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基础解释

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详细解释

  • 【解释】: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 【出自】:《后汉书·隗嚣传》:“弛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 【示例】:群凶破殄,始有~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

按字解释

櫜:古代盛铠甲或弓箭之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收藏。

弓:弓箭。

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词典解释

櫜弓卧鼓-中华成语大词典

櫜弓卧鼓
【拼音】:gāo gōng wò gǔ
解释
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弛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示例
群凶破殄,始有~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
近义词
櫜弓戢矢、櫜甲束兵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休战

櫜弓卧鼓-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櫜弓臥鼓

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弛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引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群凶破殄,始有櫜弓卧鼓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

宋-毛滂--《恢复河湟赋》:虽櫜弓卧鼓,当使四夷而为隶。

明-黄洪宪--《柬李寅城总兵》:今辽左宴然,櫜弓卧鼓,谁非明公之功?

清-苏濬--《兵防志序》:二十年来,櫜弓卧鼓,韎韦跗注之夫耻谈兵革。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驰使四夷,復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故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群凶破殄,始有櫜弓卧鼓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

宋-毛滂--《恢复河湟赋》:虽櫜弓卧鼓,当使四夷而为隶。

明-黄洪宪--《柬李寅城总兵》:今辽左宴然,櫜弓卧鼓,谁非明公之功?

清-苏濬--《兵防志序》:二十年来,櫜弓卧鼓,韎韦跗注之夫耻谈兵革。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驰使四夷,復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造句

gāo gōng wò gǔ

1、群凶破殄,始有櫜弓卧鼓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