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筲之人

读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同音字

拼音为dǒu的字 拼音为shāo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dou的字 拼音为shao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

基础解释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详细解释

  • 【解释】: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示例】:臣虽~,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斗筲:斗和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容器,用于比喻,形容气量狭小或才识短浅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人:指某种身份或职业的人。

词典解释

斗筲之人-中华成语大词典

斗筲之人
【拼音】:dǒu shāo zhī rén
解释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示例
臣虽~,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近义词
斗筲之辈、斗筲之器
反义词
宽宏大量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气量狭小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他说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分“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三类,“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斗筲之人-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斗筲之人ㄉㄡˇ ㄕㄠ ㄓ ㄖㄣˊdǒu shāo zhī rén比喻器量狹小,才疏學淺的人。亦用以自謙才識疏淺。《論語.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後漢書.卷四三.何敞傳》:「臣雖斗筲之人,誠竊懷怪,以為篤、景親近貴臣,當為百僚表儀。」也作「斗筲小器」、「斗筲之輩」、「斗筲之徒」、「斗筲之器」、「斗筲之才」、「斗筲之材」。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引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

元-胡祗遹--《容斋记》:若夫沟港池沼,多水之来,则不能受,少顷则为之枯涸。正如斗筲之人,吝骄相仍不能容物,反为人所容。

清-袁翼--《骈文笺注·重修昭明太子庙碑记》:斗筲之人,诡竞求进,以深刻为能,以绳逐为务,长弊增奸,实由于此。

故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

元-胡祗遹--《容斋记》:若夫沟港池沼,多水之来,则不能受,少顷则为之枯涸。正如斗筲之人,吝骄相仍不能容物,反为人所容。

清-袁翼--《骈文笺注·重修昭明太子庙碑记》:斗筲之人,诡竞求进,以深刻为能,以绳逐为务,长弊增奸,实由于此。

造句

dǒu shāo zhī rén

1、自己不能干,又不愿别人干,这种斗筲之人是很难与之共事的。也作“斗筲之材”、“斗筲之器”。

2、有些心胸狭隘,见识短浅的斗筲之人,实难与之相处,更难与之共事。

3、自己不能干,又不愿别人干,这种斗筲之人最令人讨厌

4、但斗筲之人,藻棁之子,既得伏奏帷扆,便欲诡竞求进,不说国之大体。

5、斗筲之人,也就是度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组词

近义词

dǒu shāo zhī rén

1、[斗筲之辈]dǒu shāo zhī bèi

中国成语,比喻气量狭小,才识短浅的人。

2、[斗筲之器]dǒu shāo zhī qì

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反义词

dǒu shāo zhī rén

1、[宽宏大量]kuān hóng dà liàng

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