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kēng

同音字

拼音为kēng的字 拼音为keng的字

基础解释

撞。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摼-中華大字典

1、摼讀音:丘耕切,音鏗,庚韻。苦杏切,鏗上聲,梗韻。釋文:擣頭也。見《說文》。《桂注》:玉篇。~。撞也。
2、摼讀音:輕烟切,音牽,先韻。釋文:古牽字。引前也。扼也。《文選揚雄賦》:~象犀。
3、牽讀音:輕烟切,音岍,先韻。釋文:
❶引而前也。从牛。冖、象引牛之縻也。玄聲。見《說文》。
❷牲牢也。《左僖三十三年傳》:惟是脯資餼~竭矣。《釋文》:牲生曰~。
❸挽也。見《廣雅釋言》。
❹連也。見《廣雅釋詁》。
❺猶繫也。《文選張衡賦》:此~乎天者也。
❻弦也。使弦急也。見《釋名釋姿容》。
❼速也。《禮記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
 〔疏〕:謂不偪急令速曉也。
❽拘也。《史記六國表》:學者~於所聞。
❾堅扼也。見《文選揚雄賦摼象犀注》引《韋昭》。
 〔按摼、~、古字通〕。
❿令出不行也。《管子法法》:令出而不行謂之~。
⓫~挺。機躡也。《列子湯問》:以目承~挺。
⓬~拙。~率庸拙也。〔文選沈約詩〕:~拙謬東記。
⓭~牛。星名。《禮記月令》:旦~牛中。〔餘詳牛字〕。
⓮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
 〔注〕:魏郡黎陽縣東北有~城。〔當今河南濬縣東北〕。
⓯人名。《左成十七年傳》:鮑~見之。
⓰姓也。《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顥之淸猛。
4、牽讀音:輕甸切,音俔,霰韻。釋文:挽舟索。一名百丈~。見《增韻》。〔俗作縴〕。
5、挳釋文:摼或字。見《集韻》。

摼-中草药辞典

【读音】kēnɡ
【繁体】摼
摼qiān1.同"牵"。2.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