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说

读音

chéng shì bù shuō

同音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shuō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shuo的字

基础解释

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详细解释

  • 【解释】: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 【出自】:《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 【示例】:~,既往不咎。我们原是各治水酒饯行的,还说我们饯行正文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按字解释

成事:已经过去的事情。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说:解说。

词典解释

成事不说-中華語文大辭典

成事不說

成事不说-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成事不說

出处

《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引证

清-李汝珍-第六回-《镜花缘》:成事不说,既往不咎。我们原是各治水酒饯行的,还说我们饯行正文罢。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前世论之详矣。虽成事不说,臣愿朝廷戒之。

清-吴敬梓-第八回-《儒林外史》:自此,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孙是个少年名士,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高闾传》:太和三年,出师讨淮北,闾表曰:“伏见庙算有事淮海,虽成事不说,犹可思量。”

宋-王之道--《得宫祠谢宰执启》:此而可忘,他亦何赖,虽成事不说,尚当惊木吹齑,然补过有终,更冀赠刀而遗带。

明-高攀龙--《与欧阳宜诸》:弟岂不知成事不说,但念公祖去后,天下更有何人开此口,知己难逢,有怀不尽。

故事

清-李汝珍-第六回-《镜花缘》:成事不说,既往不咎。我们原是各治水酒饯行的,还说我们饯行正文罢。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前世论之详矣。虽成事不说,臣愿朝廷戒之。

清-吴敬梓-第八回-《儒林外史》:自此,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孙是个少年名士,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高闾传》:太和三年,出师讨淮北,闾表曰:“伏见庙算有事淮海,虽成事不说,犹可思量。”

宋-王之道--《得宫祠谢宰执启》:此而可忘,他亦何赖,虽成事不说,尚当惊木吹齑,然补过有终,更冀赠刀而遗带。

明-高攀龙--《与欧阳宜诸》:弟岂不知成事不说,但念公祖去后,天下更有何人开此口,知己难逢,有怀不尽。

造句

chéng shì bù shuō

1、古人云,“成事不说”,过去多年的事了,还提它干吗?

2、成事不说,既往不咎,你好自为之吧。

3、老师表示,如果杨敏改正了错误,就对她的过失成事不说

4、我们应成事不说,给他一个机会。

5、对于知错能改的学生,校方本著成事不说的精神,不再给予处分。

6、成事不说,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7、董事会已公开宣布成事不说,大家可以放心回去,清理一切账目,找出疏漏之处,以免再犯。

8、戒严时期,到处可见"匪谍自首,成事不说"的标语。

9、过去的事,咱们成事不说,今天专谈眼前和今后怎么办。

10、既然他已承认并改正了错误,我们就可以成事不说了

11、你这只是小错误,只要能悔改,学校必然成事不说,给予自新的机会。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