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

读音

zhì dà cái shū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cái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cai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基础解释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详细解释

  • 【解释】: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 【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 【示例】:此人言过其实,~。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按字解释

志:志向。

大: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

才:才能。

疏:粗疏,浅薄。

词典解释

志大才疏-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一无所长
一无所能
尸位素餐
才疏口拙

志大才疏-中華語文大辭典

志大才疏志大才疏ㄓˋ ㄉㄚˋ ㄘㄞˊ ㄕㄨzhìdà-cáishū志向遠大而才能淺薄。語本《後漢書‧卷七十‧鄭孔荀列傳‧孔融》。也作「才疏志大」。[例]~,不自量力。

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引证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陈浚》:弟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

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二五回-《东周列国志》:颓志大而才疏,其所与皆谗谄之人,必有觊觎非望之事,吾立见其败也。

当代-魏巍-二-《火凤凰》:所谓不成器者,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写作不少,而发表不多之谓也。

故事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陈浚》:弟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

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二五回-《东周列国志》:颓志大而才疏,其所与皆谗谄之人,必有觊觎非望之事,吾立见其败也。

当代-魏巍-二-《火凤凰》:所谓不成器者,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写作不少,而发表不多之谓也。

造句

zhì dà cái shū

1、他这个人志大才疏,没有多少真本领。

2、志大才疏的人是干不了大事的。

3、那个年轻人志大才疏,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4、志大才疏的人在生命的某个时间段也会像坐上快车一样,只是有可能突然会慢下来或停住。

5、他们很反感那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人。

6、做人也是这样,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是要不得的。

7、如今的我们拥有凌云壮志,却常为志大才疏而暗自怅然。

8、志大才疏的人,尤其应该到基层去,从一点一滴的实际工作做起。

9、志大才疏、夸夸其谈的人,没有一个会成功的。

10、有抱负,但又有志大才疏之感。

11、志大才疏的人,往往都是说得多做得少。

12、热心有馀,知识不足。志大才疏犹如脱缰之马。

13、此人言过其实,志大才疏。

14、孤知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色厉胆薄,妒贤嫉能,缺少威信。

15、这是关乎性命家国的大事!岂能姑且!高永昌这人我知道!行险侥幸、志大才疏之徒罢了。

组词

近义词

zhì dà cái shū

1、[眼高手低]yǎn gāo shǒu dī

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2、[言过其实]yán guò qí shí

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3、[一无所长]yī wú suǒ cháng

没有一点儿专长。

4、[一无所能]yī wú suǒ néng

什么能耐也没有。

5、[志广才疏]zhì guǎng cái shū

犹志大才疏。

反义词

zhì dà cái shū

1、[游刃有余]yóu rèn yǒu yú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2、[精明强干]jīng míng qiáng gàn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3、[一柱擎天]yī zhù qíng tiān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