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敞开门户。表示欢迎。
揖:拱手作揖,表示恭迎。
盗:强盗。
开门揖盗
【拼音】:kāi mén yī dào
解释
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示例
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岂不是私通叛寇?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近义词
自讨苦吃、引狼入室、开门延盗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比喻引进坏人招祸
英文
flinge open the door and invite the robbers
德文
die Tür ǒffnen und den Rǎuber willkommen heiβen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江东孙策一行上山打猎,被吴郡太守许贡暗算中箭,回到府中虽经名医医治,但伤势发作,临死前将帅印交给孙权。孙权哭得很伤心,张昭劝孙权要以国事为重,过分悲伤就像开门揖盗一样,给国家带来祸患
现当代-徐铸成-三一-《报海旧闻》:自相残杀,等于开门揖盗。
现代-茅盾-一九-《子夜》: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
唐-房玄龄等--《晋书·周处周札等传论》:而札受委扞城,乃开门揖盗,去顺效逆,彼实有之。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北宋-司马光等人--《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朱氏灭唐社稷,三尺童子知其为人。而我王犹恃姻好,以长者期之,此所谓开门揖盗者也。
明-冯梦龙-三回-《东周列国志》:犬戎豺狼之性,不当引入卧闼。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唐-姚察、姚思廉-三九-《梁书羊侃传》:(侯)景遣仪同傅士哲呼侃与语曰:“侯王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侃曰:“…(吾)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幸谢侯王,早自为所。
清-李渔-六-《无声戏》:(侍寰)晓得人要骗他儿子,全无拒绝之心;不但开门揖盗,又且送亲上门,是何道理?
现当代-徐铸成-三一-《报海旧闻》:自相残杀,等于开门揖盗。
现代-茅盾-一九-《子夜》: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
唐-房玄龄等--《晋书·周处周札等传论》:而札受委扞城,乃开门揖盗,去顺效逆,彼实有之。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北宋-司马光等人--《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朱氏灭唐社稷,三尺童子知其为人。而我王犹恃姻好,以长者期之,此所谓开门揖盗者也。
明-冯梦龙-三回-《东周列国志》:犬戎豺狼之性,不当引入卧闼。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唐-姚察、姚思廉-三九-《梁书羊侃传》:(侯)景遣仪同傅士哲呼侃与语曰:“侯王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侃曰:“…(吾)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幸谢侯王,早自为所。
清-李渔-六-《无声戏》:(侍寰)晓得人要骗他儿子,全无拒绝之心;不但开门揖盗,又且送亲上门,是何道理?
kāi mén yī dào
1、他们一味接受霸权主义者的援助,实际上是开门揖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