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吞象

读音

bā shé tūn xiàng

同音字

拼音为bā的字 拼音为shé的字 拼音为tūn的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 拼音为tun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基础解释

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心极大,不知满足。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

吞:咽下。

象:大象。

词典解释

巴蛇吞象-中華語文大辭典

巴蛇吞象巴蛇吞象ㄅㄚ ㄕㄜˊ ㄊㄨㄣ ㄒ丨ㄤˋbāshé-tūnxiànɡ原指巴蛇能吞大象,經過三年,其骨頭才被吐出。後指以小吞大。比喻人心貪婪無度。[例]人心貪痴,正如~|慾海難填,知足常樂。莫要妄想~,以免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巴蛇吞象-中华成语大词典

巴蛇吞象
【拼音】:bā shé tūn xiàng
解释
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示例
近义词
一蛇吞象
反义词
知足常乐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贪心不足
英文
inordinately greedy
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带回家精心饲养。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为富翁,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

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引证

清-陈球-三-《燕山外史》:此老乃知事不易谐,人难强合;巴蛇虽思吞象,彩凤岂肯随鸦?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三二·奇方伯馈人参形如小佛手》:其奈将身与参较,我贱参贵愧不如。譬如巴蛇欲吞象,心非不勇口怯啮。

---《山海经·一〇·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

清-沈寿容--《客言》诗:巴蛇吞象狡兔脱,翰音登天鸣鹤悲。荧荧太白光照午,苍苍奈何氓蚩蚩。

故事

清-陈球-三-《燕山外史》:此老乃知事不易谐,人难强合;巴蛇虽思吞象,彩凤岂肯随鸦?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三二·奇方伯馈人参形如小佛手》:其奈将身与参较,我贱参贵愧不如。譬如巴蛇欲吞象,心非不勇口怯啮。

---《山海经·一〇·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

清-沈寿容--《客言》诗:巴蛇吞象狡兔脱,翰音登天鸣鹤悲。荧荧太白光照午,苍苍奈何氓蚩蚩。

造句

bā shé tūn xiàng

1、他已经挤垮了三家公司,但仍未罢手,还在进一步行动,真是巴蛇吞象,人心不足啊!

组词

近义词

bā shé tūn xiàng

1、[一蛇吞象]yī shé tūn xiàng

典故 古代传说南海有一种蛇叫做巴蛇,它身长有800尺,能吃象。

反义词

bā shé tūn xiàng

1、[知足常乐]zhī zú cháng lè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