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峀釋文:古邦字。見《韻會小補》。
〔按字彙補作灒〕。
2、邦讀音:悲江切,音梆,江韻。釋文:
❶國也。見《說文》。
〔注〕:古謂封諸矦爲~。故尙書曰。乃命諸王而~之蔡。漢諱~。故㒳漢無偁。張華博物志曰。東夷有國、謂國爲~。行酒爲行觴。秦之遺也。
〔按段注。周禮注曰。大曰~。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國也。國、~也。統言之也。古~封通用。書序云。~康叔。~諸矦。論語云。在~域之中。皆封字也〕。
❷封也。封有功於是也。見《釋名釋州國》。
❸天下也。《論語衞靈公》:顏淵問爲~。《朱注》:蓋問治天下之道。
❹~門。城門也。《儀禮旣夕》:至於~門。
❺~伯。方伯。卽州牧也。《書召誥》:命庶殷侯甸男~伯。
❻木~。雲南土司名。元至元中、立木~路軍民總管府。今爲土司地。
❼姓也。見《姓苑》。
【读音】bānɡ
【繁体】峀
峀xiù古同"岫"1.本义:山穴2.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
【岫壑】山谷。
【岫居】居于山穴;
【岫幌】山洞居室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