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草鞋
屩,草履也。——《说文》
布衣屩而牧羊。——《史记·平准书》
又如:屩鼻(草鞋上系绳的前纽)。又指穿着草鞋
[孟元阳]屩而立于涂。——《新唐书》
“屩”
另见 qiāo
屩ㄐㄩㄝˊjuéㄐㄩㄝjuē〈書〉草鞋。泛指鞋。[例]虞卿躡~檐簦(《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風煙草~。
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屩尸1518ㄐㄩㄝˊjué名草鞋。《說文解字.履部》:「屩,履也。」
juē
1、[草屩]cǎo juē
草鞋。
2、[椶屩]zōng juē
棕鞋。
3、[云屩]yún juē
称僧道的鞋子。
4、[菅屩]jiān juē
草鞋。
5、[屩鼻]juē bí
草鞋上系绳的前纽。
6、[屐屩]jī juē
即跂蹻。粗鞋。
7、[居士屩]jū shì juē
指 唐 代隐士 朱桃椎 所织的麻草鞋。
8、[蹑屩担簦]niè juē dān dēng
指远行、跋涉。亦指身分、地位低下。同“蹑蹻檐簦”。
9、[布衣芒屩]bù yī máng juē
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10、[衣屩蓝缕]yī juē lán lǚ
犹衣衫蓝缕。屩,用麻、草做的鞋。唐 薛用弱《集异记·刘惟清》:“先是 東平 的術士 皇甫喈 者,落魄不仕,衣屩藍縷,衆甚鄙之。”
11、[离蔬释屩]lí shū shì juē
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同“离蔬释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