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由肛门排出的臭气。
滚:翻滚,旋转。
尿:人和动物体内,由肾脏产生,从尿道排泄出来的液体。
流:水或其他液体移动。
屁滚尿流
【拼音】:pì gǔn niào liú
解释
形容惊慌到极点而失去自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
示例
那小船上的水手,吓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
不寒而栗、一败涂地
反义词
从容不迫、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歇后语
鬼子兵逃命;黄鼠狼逃命
语法
作状语、补语;指逃亡的样子
英文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日文
大(おお)いに狼狽(ろうばい)しているようす
德文
:(vor Angst) in die Hose scheiβen
清-李宝嘉-五二回-《官场现形记》:尹子崇一见洋人来到,直急的屁滚尿流,连忙满脸堆着笑,站起身拉手让坐。
当代-方方-四-《乌泥湖年谱·1988年》:沈慎之人高马大,更兼黑脸有威,只吼了几声,便吓得几个瘪三屁滚尿流。
现代-鲁迅--《三闲集·通信》:别的文学家,因为我描写黑暗,便吓得屁滚尿流,以为没有出路了。
明-兰陵笑笑生-第三九回-《金瓶梅词话》:喜欢的道士屁滚尿流。
明-兰陵笑笑生-第八七回-《金瓶梅词话》:这婆子听见,喜欢的屁滚尿流,没口说:还是武二哥知礼。
当代-杨沫-第二部第二九章-《青春之歌》:再看见你冒充学生走进来,叫你屁滚尿流滚出去!
现代-茅盾--《太平凡的故事》:想不到有那样顺利,五个外江佬忙得屁滚尿流。
清-吴敬梓-四-《儒林外史》:和尚听了,屁滚尿流,慌忙烧茶、下面。
清-李宝嘉-五二回-《官场现形记》:尹子崇一见洋人来到,直急的屁滚尿流,连忙满脸堆着笑,站起身拉手让坐。
当代-方方-四-《乌泥湖年谱·1988年》:沈慎之人高马大,更兼黑脸有威,只吼了几声,便吓得几个瘪三屁滚尿流。
现代-鲁迅--《三闲集·通信》:别的文学家,因为我描写黑暗,便吓得屁滚尿流,以为没有出路了。
明-兰陵笑笑生-第三九回-《金瓶梅词话》:喜欢的道士屁滚尿流。
明-兰陵笑笑生-第八七回-《金瓶梅词话》:这婆子听见,喜欢的屁滚尿流,没口说:还是武二哥知礼。
当代-杨沫-第二部第二九章-《青春之歌》:再看见你冒充学生走进来,叫你屁滚尿流滚出去!
现代-茅盾--《太平凡的故事》:想不到有那样顺利,五个外江佬忙得屁滚尿流。
清-吴敬梓-四-《儒林外史》:和尚听了,屁滚尿流,慌忙烧茶、下面。
pì gǔn niào liú
1、在朱德委员长的指挥下,我军直捣敌人老营,直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屁滚尿流。
2、敌人被打得屁滚尿流,鬼哭狼嚎。
pì gǔn niào liú
1、[一蹶不振]yī jué bù zhèn
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2、[一败涂地]yī bài tú dì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3、[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4、[不寒而栗]bù hán ér lì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5、[片甲不留]piàn jiǎ bù liú
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6、[惊惶失措]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7、[连滚带爬]lián gǔn dài pá
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8、[屎屁直流]shǐ pì zhí liú
形容惊恐之极。
9、[屎滚尿流]shǐ gǔn niào liú
形容惊恐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