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内攘外

读音

ān nèi rǎng wài

同音字

拼音为ān的字 拼音为nèi的字 拼音为rǎng的字 拼音为wài的字 拼音为an的字 拼音为nei的字 拼音为rang的字 拼音为wai的字

基础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详细解释

  • 【解释】: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示例】:~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按字解释

安:安定。

内:内部。

攘:排除;排斥。

外:外面,外部。与“内“﹑“里”相对。

词典解释

安内攘外-中華語文大辭典

安內攘外

安内攘外-中华成语大词典

安内攘外
【拼音】:ān nèi rǎng wài
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示例
~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近义词
抽薪止沸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英文
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引证

明-林聪--《议赐也先敕书称号疏》:(陛下)乃命多官会议,其为安内攘外虑也至矣。

近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凡所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在当局诸公已筹之稔矣。

现代-郭沫若--《豕蹄·贾长沙痛哭》:你该当把他们领导起来,作安内攘外的工作。

现代-姚雪垠-三卷七章-《李自成》:十余年来,内外用兵,国家精疲力竭,苦于支撑,几乎成为不治之症。目今欲同时安内攘外,纵然有诸葛孔明之智,怕也无从措手。

明-史可法--《(明)史可法集·二·请讨贼御敌以图恢复疏》:臣待罪行间,不宜复预闻朝政,然安内乃攘外之本,故敢痛切密陈。

故事

明-林聪--《议赐也先敕书称号疏》:(陛下)乃命多官会议,其为安内攘外虑也至矣。

近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凡所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在当局诸公已筹之稔矣。

现代-郭沫若--《豕蹄·贾长沙痛哭》:你该当把他们领导起来,作安内攘外的工作。

现代-姚雪垠-三卷七章-《李自成》:十余年来,内外用兵,国家精疲力竭,苦于支撑,几乎成为不治之症。目今欲同时安内攘外,纵然有诸葛孔明之智,怕也无从措手。

明-史可法--《(明)史可法集·二·请讨贼御敌以图恢复疏》:臣待罪行间,不宜复预闻朝政,然安内乃攘外之本,故敢痛切密陈。

造句

ān nèi rǎng wài

1、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组词

近义词

ān nèi rǎng wài

1、[抽薪止沸]chōu xīn zhǐ fèi

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