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

读音

kuā zhāng

同音字

拼音为kuā的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kua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

基础解释

1.夸大;言过其实:这种说法实在太~了。 2.修辞方式,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 3.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

详细解释

  1. 超越范围,过分。

    《朱子语类》卷三四:“奢非止谓僭礼犯上之事,只是有夸张侈大之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但帝王之事,易於夸张;而士庶之家,莫为标榜。”

  2. 夸大;过甚其词。

    《列子·天瑞》:“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脩各誉、夸张於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 唐 白居易 《登阊门闲望》诗:“曾赏 钱唐 嫌 茂苑 ,今来未敢苦夸张。” 朱自清 《论老实话》:“于是乎模糊事实,夸张事实,歪曲事实,甚至于捏造事实!”

  3. 一种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或缩小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当然,它善于夸张,比如写大鸟一飞九万里。”

  4. 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

    端木蕻良 《关山月的艺术》:“艺术的夸张,不仅允许,而且必要。”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夸张,而夸张有时是漫天过海,无止无休的。”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夸张-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虚夸
浮夸
夸饰
夸大

夸张-中華語文大辭典

誇張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kuā zhāng

1、恰当的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启发读者的想象。

2、夏天如同一个夸张的青年,永远迈着大步流星地步伐!

3、漫画多采用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的目的。

4、说的尼玛这么夸张跟我无恶不作似的。

5、适当的夸张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你要是消失,至少我会发现。

7、他不是目空一切又偶尔带点夸张的自由主义者。

8、为什么你可以接受夸张的表扬,却不可以接受夸张的批评。

9、虽然一部分的俄罗斯经济发展很快,但不平等仍然夸张的广泛甚至冠冕堂皇。

10、这种说法未免太夸张了。

11、当一个人有心事的时候,无论是笑容还是舞蹈,都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夸张。

12、老人们都说这药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但我觉得他们的话有点太夸张了!

1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夸张。

14、文学写作上常用夸张的手法。

15、这是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法。

16、用不着任何形容和夸张,叙述事实本身就足以使人欣喜若狂。

17、前作刘德华的神通广大已经够夸张,此片郑伊健的行动更是神奇。

18、从事实证明调查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夸张。

19、不过是分手,别夸张了寂寞。

20、那时候还觉得夸张,现在想想,还真要这么干才行。

21、肥仔教练同瘦瘦教练的衣服湿得好夸张呀。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kuā zhāng

1、[妄诞]wàng dàn

1.虚妄不实。《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会稽 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朱子语类》卷二七:“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诞。” 2.荒诞不经。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尝思圣人之不语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诞而不足为训。”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3.狂妄,放肆。明 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书生不自量,对吾主恁妄诞猖狂。”

2、[夸诞]kuā dàn

(言谈)虚夸不实:~之词,不足为信。

3、[夸大]kuā dà

把事情说得超过了实际的程度:~缺点。~成绩。

4、[浮夸]fú kuā

虚夸,不切实:语言~。~作风。

反义词

kuā zhāng

1、[真实]zhēn shí

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情况。~的感情。

2、[写实]xiě shí

描绘事物的真实情况。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