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fén

同音字

拼音为fén的字 拼音为fen的字

基础解释

见“坟”。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墳-中華語文大辭典

墳坟ㄈㄣˊfén1.用土、磚石或混凝土等在墓穴上方堆成高於地表的墓包。[例]祖~|祭~|~塚。2.古代的典籍。[例]~籍|三~五典。

墳-漢語大字典


〔坟〕
《説文》:“墳,墓也。从土,賁聲。”
(一)fén 《廣韻》符分切,平文奉。諄部。
(1)封上隆起的墓。泛指坟墓。《説文·土部》:“墳,墓也。”段玉裁注:“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墓為平處,墳為高處。”《字彙·土部》:“墳,墳墓。塋域曰墓,封土為壟曰墳。”《禮記·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墳。”鄭玄注:“土之高者曰墳。”唐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清魏源《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君廟在山,君墳在南,百爾式監。”又筑坟。唐韩愈《故貝州司法參軍李君墓誌銘》:“壙於丁巳,墳於九月辛酉。”
(2)堤岸;高地。《爾雅·釋丘》:“墳,大防。”郭璞注:“謂隄。”《方言》卷一:“墳,地大也,青幽之間,凡土而高大者謂之墳。”《詩·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毛傳:“墳,大防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鄭玄注:“水崖曰墳,下平曰衍。”《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王夫之通釋:“墳,隄岸也。”
(3)顺从。《管子·君臣下》:“墳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實,義禮明也。”尹知章注:“墳,順貌。或刑賞之莫敢違逆,若子之從父,家之從長。”
(4)大。《爾雅·釋詁上》:“墳,大也。”《詩·小雅·苕之華》:“牂羊墳首,三星在罶。”毛傳:“墳,大也。”《韓非子·八姦》:“其於德施也,縱禁財,發墳倉。”陈奇猷集釋引孫蜀丞曰:“《爾雅·釋詁上》:墳,大也。墳倉,大倉也。”
(5)划分。《廣韻·釋詁一》:“墳,分也。”王念孫疏證:“墳、分,聲相近。”《楚辭·天問》:“地方九則,何以墳之?”王逸注:“墳,分也。”
(6)指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泛指古代典籍。如:三坟五典。晋潘尼《贈陸機出爲吴王郎中令》:“振鱗南海,濯翼清流。婆娑翰林,容與《墳》、《丘》。”清王韜《〈衡花舘詩録〉自序》:“余足不出里巷,目不睹《邱》、《墳》。”
(7)姓。
(二)fèn ㊀《廣韻》房吻切,上吻奉。諄部。
肥土。《廣韻·吻韻》:“墳,土膏肥也。”《書·禹貢》:“厥土黑墳,厥草惟繇,厥木惟條。”陸德明釋文:“墳,馬云:有膏肥也。”唐岑文本《諫太宗勤政改過書》:“根本未固,雖壅之以黑墳,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天工開物·乃粒·稻宜》:“土脈堅緊者,宜耕隴,疊塊壓薪而燒之,埴墳鬆土不宜也。”
㊁《集韻》部本切,上混並。
隆起。《集韻·混韻》:“墳,土起。”《左傳·僖公四年》:“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二十三回:“天地君親師,喊得也響,頸項中的筋,都喊得墳起。”鲁迅《坟·人之历史》:“水转成陆,海坟为山,于是旧种死而新种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