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面对墙壁,目无所见。
而:表示承接等关系。
立:站,引申为竖起来。
墙面而立
【拼音】:qiáng miàn ér lì
解释
指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亦作“面墙而立”。
出处
《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示例
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春秋-孔子等--《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唐-房玄龄等-《李玄盛传》-《晋书》: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春秋-孔子等--《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唐-房玄龄等-《李玄盛传》-《晋书》: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qiáng miàn ér lì
1、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