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埓讀音:龍輟切,音劣,屑韻。釋文:
❶庳垣也。見《說文》。《段注》:庳者。中伏舍也。引申之爲卑也。
❷山巓有停泉也。《爾雅釋山》:山上有水。~。
〔按釋名釋山。山上有水曰~。~、脫也。脫而下流也。義本爾雅。舊注。~、譌作垺。注垺字下。非是〕。
❸界也。《爾雅釋丘》:水潦所還。~丘。
〔注〕:丘邊有界~。水繞環之。
❹隄也。見《廣雅釋宮》。
❺壝也。《周禮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
〔注〕:壝、壇與堳~也。
〔疏〕:壇、卽堳~。
〔按封人掌詔王之社壝。疏云。堳~、卽壝〕。
❻形也。《淮南本經》:含氣化物。以成~類。
❼等也。《史記平準書》:富~天子。
❽形~。朕兆也。《淮南繆稱》:道之有篇章形~者。
❾縣名。漢置。屬鴈門郡。見《漢書地理志》。〔當在今山西境〕。
❿通浖。《廣雅釋丘》:浖。厓也。《疏證》:浖之言界~也。亦通作~。
⓫通㽟。《列子天瑞》:易無形~。《釋文》:乾鑿度作形㽟。
2、浖讀音:龍輟切,音劣,屑韻。釋文:
❶厓也。見《廣雅釋丘》。《疏證》:~之言界埓也。亦通作埓。爾雅、水潦所還埓丘注云。邱邊有界埓。水還繞之。義與厓埓亦相近。
❷山上水也。見《玉篇》。
3、㽟讀音:龍輟切,音劣,屑韻。釋文:耕田起土也。見《集韻》。
1、埓讀音:龍輟切,音劣,屑韻。釋文:
❶庳垣也。見《說文》。《段注》:庳者。中伏舍也。引申之爲卑也。
❷山巓有停泉也。《爾雅釋山》:山上有水。~。
〔按釋名釋山。山上有水曰~。~、脫也。脫而下流也。義本爾雅。舊注。~、譌作垺。注垺字下。非是〕。
❸界也。《爾雅釋丘》:水潦所還。~丘。
〔注〕:丘邊有界~。水繞環之。
❹隄也。見《廣雅釋宮》。
❺壝也。《周禮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
〔注〕:壝、壇與堳~也。
〔疏〕:壇、卽堳~。
〔按封人掌詔王之社壝。疏云。堳~、卽壝〕。
❻形也。《淮南本經》:含氣化物。以成~類。
❼等也。《史記平準書》:富~天子。
❽形~。朕兆也。《淮南繆稱》:道之有篇章形~者。
❾縣名。漢置。屬鴈門郡。見《漢書地理志》。〔當在今山西境〕。
❿通浖。《廣雅釋丘》:浖。厓也。《疏證》:浖之言界~也。亦通作~。
⓫通㽟。《列子天瑞》:易無形~。《釋文》:乾鑿度作形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