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坈讀音:丘勇切,音冗,董韻。釋文:地名。見《集韻》。
2、坈釋文:同坑。《楚辭初放》:與麋鹿同~。《補注》。~、字書作坑。丘庚切,。
3、坑讀音:丘庚切,音阬,庚韻。苦岡切,音康,陽韻。釋文:
❶壑也。見《後漢馬融傳注》引《蒼頡》。
❷溝塹也。見《玉篇》。
❸陷殺之也。《史記項羽紀》:羽詐~秦降卒三十萬。
❹暖~。卽今之土炕也。《舊唐書高麗傳》:冬月皆作長~。然下熅火以取暖。〔今字作炕。卽~字之誤〕。
❺姓也。見《姓苑》。
❻同阬。《爾雅釋詁》:阬虛也。
〔按正義作~〕。
坈
坈(一)rǒng 《集韻》乳勇切,上腫日。
地名。《集韻·腫韻》:“坈,地名。”《水經注·河水》:“河水又東,得七里澗,在陝城西七里,故因名焉。其水自南山通河,亦謂之曹陽坈。”
(二)kēng
同“坑”。凹陷的地方。《楚辭·七諫·初放》:“死日將至兮,與麋鹿同坈。”洪興祖補注:“坈,字書作坑,俗作坈。”《水經注·膠水》:“海南土山以北,悉鹽坈,相承修煮不輟。”《劉知遠諸宫詞·知遠走慕家莊沙佗村入舍》:“貴落深坈賤出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