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坆釋文:古梅字。見《字彙》。
〔按舊注。一曰俗墳字。正字通云。說文梅、古作楳、槑。精蕰作某。亦作枚。土木殊類。譌作~。非。存參〕。
2、墳讀音:符分切,音汾,文韻。釋文:
❶墓也。見《說文》。
❷土之高者曰~。《禮記檀弓》:古也墓而不~。
❸水中高者爲~。《楚辭哀郢》:登大~以遠望兮。
❹塘也。《文選潘岳賦》:崇~夷靡。
〔注〕:~、大防。今呼爲塘。
❺大也。《詩苕之華》:牂羊~首。
❻分也。《楚辭天問》:地方九則。何以~之。
❼~然。順貌。《管子君臣》:~然若一父之子。
❽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見《書孔序》。
〔按釋名釋典藝。~、分也。論三才。分天地人之始。其體有三也〕。
❾土之怪曰~羊。見《國語魯語》。
❿~墓。星名。《星經》:~墓四星。在危下。主山陵悲慘事。
⓫通羵。《詩苕之華》:牂羊~首。
〔按韻會引詩作羵〕。
⓬通濆。《詩汝墳》:遵彼汝~。
〔按爾雅釋水注作濆〕。
⓭通蕡。《周禮司烜》:共~燭庭燎。〔故書~爲蕡〕。
⓮別作賁。《張納功典敍》:綜賁典。
3、墳讀音:父吻切,音憤,吻韻。釋文:肥土也。《書禹貢》:厥土黑~。
4、墳讀音:部本切,音笨,阮韻。釋文:土沸起也。《左僖四年傳》:公祭地。地~。
5、梅讀音:模杯切,音枚,灰韻。釋文:
❶枏也。可食。見《說文》。《段注》:釋木曰。~、峏也。毛詩秦風陳風傳皆曰。~、峏也。與爾雅同。毛公於召南摽有~。曹風其子在~。小雅四月侯栗侯~。無傳。而秦陳乃訓爲峏。此以見召南等之~。與秦陳之~。判然二物。召南之~。今之酸果也。秦陳之~。今之楠樹也。楠樹、見於爾雅者也。酸果之~不見於爾雅者也。後世取~爲酸果之名。而~之本義廢矣。許以峏~二篆廁諸果之間。又云可食。此淺人所改竄也。
❷酸果名。《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
〔按~花有紅白二色。花後始生葉。實似杏。小而酢。可以和羹。古字~作某。說文某篆解曰。酸果也。从木从甘。段氏云。以許書律羣經。則凡酸果之字作~。皆假借也。凡某人之字作某。亦皆假借也。假借行而本義廢。固不可勝數矣〕。
❸節候名。初夏~熟。東南卑下地爲融風所吹。水溼土溽。蒸鬱成雨。俗稱其時爲~。其雨爲~雨。《埤雅》:江南三月爲迎~雨。五月爲送~雨。
〔按歲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芒種後逢壬出~。月令廣義。謂芒種後逢丙入~。小暑後逢未出~。各地氣候不同。故有出入〕。
❹州名。宋置。屬廣南東路。元改爲路。尋復爲州。屬廣東道。明廢。卽今廣東~縣治。
❺~~。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記玉藻》:視容瞿瞿~~。
❻檕~。朹也。《爾雅釋木》:朹、檕~。
〔注〕:朹樹狀如~子。如指頭。赤色。似小柰。可食。
〔疏〕:朹、一名檕~。
❼英~。雀~也。《爾雅釋木》:時、英~。
〔注〕:雀~。
〔疏〕:時、一名英~。郭云。雀~、似~而小者也。
❽楊~。果名。《越郡志》:會稽楊~。爲天下之奇。
❾姓也。出汝南。漢有~福、~鋗。
6、梅讀音:母罪切,音浼,賄韻。釋文:姓也。見《集韻》。
坆
坆(一)méi
同“梅”。《龍龕手鑑·土部》:“坆,古文,音梅字。”
(二)fén
同“墳”。《康熙字典·土部》:“坆,俗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