嗸
同“嗷”。《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嗸嗸。”陸德明釋文:“嗸,本又作嗷,聲也。”《漢書·劉向傳》:“讒口嗸嗸。”清魏源《金陵懷古》:“不信六朝金粉地,但聞中夜澤鴻嗸。”
1、嗸釋文:同嗷。《玉篇》:詩云鴻雁于飛。哀鳴~~。又眾口也。
〔按玉篇不自立義。引詩與說文同。但~嗷異文耳。眾口則別一義。漢書劉向傳。讒口~~是也〕。
2、嗷讀音:牛刀切,音敖,豪韻。釋文:眾口愁也。从口。敖聲。詩曰哀鳴~~。見《說文》。《桂注》:小雅鴻雁文。傳云。未得所安集。則嗸嗸然。
〔按段注。董仲舒傳。嚻嚻苦不足。食貨志。天下謷謷。陳湯傳。熬熬苦之。皆同音假借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