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纳污

读音

hán gòu nà wū

同音字

拼音为hán的字 拼音为gòu的字 拼音为nà的字 拼音为wū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 拼音为na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基础解释

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详细解释

  • 【解释】: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含:容纳。

垢:耻辱。

纳:容纳。

污:污蔑。

词典解释

含垢纳污-中華語文大辭典

含垢納汙

含垢纳污-中华成语大词典

含垢纳污
【拼音】:hán gòu nà wū
解释
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示例
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屈己以裕人也。 ★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
近义词
忍气吞声、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反义词
盛气凌人、忍无可忍、恃才傲物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度大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引证

宋-苏轼-之二-《辩试馆职策问劄子》: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

明-毛宪--《祭陆詹事》:况其量若泰山沧海,含垢纳污,而人莫如其有容。

清-昭梿--《啸亭杂录·汪参军》:惟知含垢纳污,以博一时虚誉。

故事

宋-苏轼-之二-《辩试馆职策问劄子》: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

明-毛宪--《祭陆詹事》:况其量若泰山沧海,含垢纳污,而人莫如其有容。

清-昭梿--《啸亭杂录·汪参军》:惟知含垢纳污,以博一时虚誉。

造句

hán gòu nà wū

1、你们以为这里是含垢纳污之地,能容忍你们胡作非为吗?别白日作梦了,快滚吧!

2、廉颇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含垢纳污,处处忍让。

3、执法人员决不能含垢纳污。

4、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

5、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6、你最好不要涉足含垢纳污官场。

7、佛门清净地,岂可含垢纳污?

8、这间公寓里含垢纳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9、某夜总会是含垢纳污的地方。

10、鼓励私人开旅馆本是件好事,但不能把私人旅馆办成含垢纳污的地方。

组词

近义词

hán gòu nà wū

1、[忍气吞声]rěn qì tūn shēng

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2、[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3、[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反义词

hán gòu nà wū

1、[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盛气凌人]shèng qì líng rén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3、[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

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