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标青史

读音

míng biāo qīng shǐ

同音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biāo的字 拼音为qīng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biao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基础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详细解释

  • 【解释】: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出自】: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 【示例】: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万古流芳。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名:声誉。

标:写明。

青:竹简。

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

词典解释

名标青史-典故小词典

也作“名垂青史”、“青史留名”、“ 名垂竹帛”、“ 名书竹帛”。标: 写明、标举。青史: 史册。古代用竹简或白绢记事, 故史册称“青史”或“简册”, 又称为“ 竹帛”。垂:长期流传。名字光荣地载入史册。
〔出典〕唐代杜甫《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 青史字不泯。”( 泯:灭。)
〔用例一〕元代郑德辉《伊尹耕莘》第四折:“如今.. 名标青史,显耀乡闾也。”
〔用例二〕《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得你尽忠报国,名垂青史, 吾愿足矣。”

名标青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名標青史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引证

元-纪君祥-第二折-《赵氏孤儿》: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宋-胡知柔--《皆山李元实次王卢溪送澹庵贬新州韵以送之》:一身渠任黄茅里,千古名标青史间。

明-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既受托了𬞟蘩,有甚推辞。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落得名标青史。

清-夏敬渠-八二回-《野叟曝言》:我看你相貌颇合贵格,若肯改邪归正,上等则名标青史,下等则衣紫腰金,显扬祖父之名,奉养北堂之老,方为人子尽孝之事。

汉-王增文--《试论汉代有主名诗歌的成就》:梁鸿是东汉时期一位身处草野而名标青史的义士高人,曾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故事

元-纪君祥-第二折-《赵氏孤儿》: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宋-胡知柔--《皆山李元实次王卢溪送澹庵贬新州韵以送之》:一身渠任黄茅里,千古名标青史间。

明-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既受托了𬞟蘩,有甚推辞。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落得名标青史。

清-夏敬渠-八二回-《野叟曝言》:我看你相貌颇合贵格,若肯改邪归正,上等则名标青史,下等则衣紫腰金,显扬祖父之名,奉养北堂之老,方为人子尽孝之事。

汉-王增文--《试论汉代有主名诗歌的成就》:梁鸿是东汉时期一位身处草野而名标青史的义士高人,曾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造句

míng biāo qīng shǐ

1、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2、孙中山作为革命的先行者而名标青史。

组词

近义词

míng biāo qīng shǐ

1、[永垂不朽]yǒng chuí bù xiǔ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2、[名垂青史]míng chuí qīng shǐ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3、[流芳百世]liú fāng bǎi shì

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反义词

míng biāo qīng shǐ

1、[遗臭万年]yí chòu wàn nián

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

2、[遗臭万载]yí chòu wàn zǎi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