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等戚

读音

tóng xiū děng qī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xiū的字 拼音为děng的字 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xiu的字 拼音为deng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详细解释

  • 【解释】: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按字解释

同休:谓同享福禄。

等: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

戚:亲近,亲密。

词典解释

同休等戚-中华成语大词典

同休等戚
【拼音】:tóng xiū děng qī
解释
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出处
《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示例
陛下与高氏通和,岁逾一纪,舟车往复,相望道路,必将分灾卹患,~。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六十回
近义词
同休共戚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同休等戚-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同休等戚ㄊㄨㄥˊ ㄒㄧㄡ ㄉㄥˇ ㄑㄧtóng xiū děng qī參見「休戚與共休戚與共」。書證①《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費詩》:「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引证

近代-蔡东藩-第六十回-《南北史演义》:陛下与高氏通和,岁逾一纪,舟车往复,相望道路,必将分灾卹患,同休等戚。

故事

近代-蔡东藩-第六十回-《南北史演义》:陛下与高氏通和,岁逾一纪,舟车往复,相望道路,必将分灾卹患,同休等戚。

造句

组词

近义词

tóng xiū děng qī

1、[同休共戚]tóng xiū gòng qī

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