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嘴。
干: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
舌:舌头。
燥:干。
口干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解释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示例
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近义词
舌敝唇焦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干渴
明-徐𤱥--《杀狗记·看书苦谏》:他说了这半日,口干舌燥。
清-夏敬渠-四回-《野叟曝言》:素臣自觉口干舌燥,看看天尚未明,因向鸾吹道:“……我要进去烧茶,实在渴得要死了。”
现代-老舍--《小坡的生日》:他们正唱得高兴,哪肯停止……唱到大家都口干舌燥,嗓子里冒烟,才自动地停住。
-马步开--《河边的证明》:石鼓和逢喜你一言我一语,争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争出个绿肥红瘦。
明-冯梦龙-卷二五-《醒世恒言》: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如何肯再唱!
现代-老舍-七〇-《四世同堂》:他们的肚子没有好的吃食,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又只好喝口凉茶或冷水,所以说着说着,他们的脸上往往发绿,头上出了盗汗,甚至于一阵恶心,吐出些酸水来。
明-徐𤱥--《杀狗记·看书苦谏》:他说了这半日,口干舌燥。
清-夏敬渠-四回-《野叟曝言》:素臣自觉口干舌燥,看看天尚未明,因向鸾吹道:“……我要进去烧茶,实在渴得要死了。”
现代-老舍--《小坡的生日》:他们正唱得高兴,哪肯停止……唱到大家都口干舌燥,嗓子里冒烟,才自动地停住。
-马步开--《河边的证明》:石鼓和逢喜你一言我一语,争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争出个绿肥红瘦。
明-冯梦龙-卷二五-《醒世恒言》: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如何肯再唱!
现代-老舍-七〇-《四世同堂》:他们的肚子没有好的吃食,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又只好喝口凉茶或冷水,所以说着说着,他们的脸上往往发绿,头上出了盗汗,甚至于一阵恶心,吐出些酸水来。
kǒu gān shé zào
1、杜鹏程《保卫延安》:“他们每个人都口干舌燥,耳朵轰轰响。”
2、辅导员为了使大家明白这番道理,讲得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1、[舌敝唇焦]shé bì chún jiāo
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2、[唇干口燥]chún gān kǒu zào
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3、[唇焦舌敝]chún jiāo shé bì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