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除害

读音

xīng lì chú hài

同音字

拼音为xīng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chú的字 拼音为hài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

基础解释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详细解释

  • 【解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 【出自】:《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按字解释

兴:创立,兴办。

利:好处,与“害”“弊”相对。

除:去掉。

害:有损的,与“益”相对。

词典解释

兴利除害-中华成语大词典

兴利除害
【拼音】:xīng lì chú hài
解释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示例
古之明王,所以能~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 ★唐·白居易《议罢漕运可否》
近义词
兴利除弊、除害兴利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办事的原则

兴利除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興利除害

出处

《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引证

唐-白居易--《议罢漕运可否》:古之明主,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

明-冯梦龙-卷二四-《警世通言》:却说公子自到真定府为官,兴利除害,吏畏民悦。

清-天花才子-三回-《快心编二集》:兴利除害,教以礼节,则民皆知自惜,不蹈邪回。

春秋-管仲--《管子·法法》:得道而导之,得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于兴利除害。

故事

唐-白居易--《议罢漕运可否》:古之明主,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

明-冯梦龙-卷二四-《警世通言》:却说公子自到真定府为官,兴利除害,吏畏民悦。

清-天花才子-三回-《快心编二集》:兴利除害,教以礼节,则民皆知自惜,不蹈邪回。

春秋-管仲--《管子·法法》:得道而导之,得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于兴利除害。

造句

组词

近义词

xīng lì chú hài

1、[兴利除弊]xīng lì chú bì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2、[除害兴利]chú hài xīng lì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