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側】㊀形容多。逸周書 大聚:“天民側側,予知其極有宜。”注:“側側,喻多。”㊁輕寒貌。宋 祝穆 事文類聚前集 天時部 寒食夜詩:“側側輕寒翦翦風,杏花飄雪小桃紅。”參見“側寒”。㊂象聲詞。歎息聲。樂府詩集二五 梁鼓角橫吹曲 地驅歌樂辭:“側側力力,念君無極。”
側-中華大字典1、側讀音:札色切,音㳁,職韻。釋文:
❶旁也。見《說文》。《段注》:不正曰仄。不中曰~。二義有別。而經傳多通用。
❷近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其故處。
❸傾也。《禮記曲禮》:毋~聽。
❹昃也。《後漢光武帝紀》:日~乃罷。
❺度也。見《廣雅釋詁》。
❻偪也。見《釋名釋姿容》。
❼猶違也。《齊書孔顒傳》:不敢背~。
❽猶獨也。《儀禮聘禮》:公~襲。
❾猶伏也。《詩雲漢序》:~身脩行。
❿赤~。錢名。《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鐘官赤~。
⓫反~。叛黨也。《後漢光武帝紀》:使反~子自安。
〔又〕:臥不正也。《詩關睢》:輾轉反~。
〔又〕:背違灋度也。《周禮匡人》:使無敢反~。
⓬~匿。猶縮縮行遲貌。《洪範五行傳》: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匿。
⓭~注。冠名。見《獨斷》。
⓮~生。荔支別名。見《廣羣芳譜》。
⓯通特。《儀禮士冠禮》:~尊一甒醴。
〔注〕:特設一尊醴也。
⓰通惻。《平輿令薛君碑》:~爾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