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
《説文》:“倓,安也。从人,炎聲。讀若談。ࠋԯ܌倓或从剡。”
(一)tán 《廣韻》徒甘切,平談定。又徒感切。談部。
安然不疑。《説文·人部》:“倓,安也。”《玉篇·人部》:“倓,静也,恬也。”《荀子·仲尼》:“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託國也,是天下之大知也。”楊倞注:“倓,安也,安然不疑也。”一说为暂见貌。清俞樾《諸子平議·荀子一》:“《説文·見部》:‘覢,暫見也。’《目部》:‘睒,暫視貌。’二字音義俱近,倓即其叚字也。倓者,暫見之謂。”
(二)dàn 《廣韻》徒濫切,去闞定。
动。《集韻·闞韻》:“憺,動也。或从炎,从人。”《類篇·人部》:“倓,動也。”
(三)tàn 《集韻》吐濫切,去闞透。
同“賧”。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用来赎罪的财物。《集韻·闞韻》:“賧,夷人以財贖罪也。或作倓。”《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傷人者論,殺人者得以倓錢贖死。”李賢注:“何承天《纂文》曰:‘倓,蠻夷贖罪貨也。’”
1、倓讀音:徒甘切,音談,覃韻。吐感切,音毯,感韻。釋文:
❶安也。見《說文》。
❷恬也。見《玉篇》。
❸安然不疑也。《荀子仲尼》:~然見管仲之能足以託國也。
❹同賧。蠻夷贖罪貨曰~。此古昔異國語也。《後漢南蠻傳》:殺人者得以~錢贖死。
2、悜釋文:同倓。《說文》:倓或从剡作~。
3、悜釋文:同倓。安也。靜也。見《韻會補》。
4、賧讀音:吐濫切,音倓,勘韻。杜覽切,音啖,感韻。釋文:蠻夷以財贖罪也。見《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