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马: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寒蝉:天冷时不再叫或叫声低微的蝉。
仗马寒蝉
【拼音】:zhàng mǎ hán chán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
《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示例
一般~,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三十回
近义词
噤若寒蝉、寒蝉仗马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不开口说话
仗马寒蝉皇帝仪仗中用的马和寒风中的蝉。比喻噤口不言者。
●《冷眼观》第三十回:“可惜政府里有眼无珠,听其置散投闲,不加录用;一般仗马寒蝉,反倒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参见“仗马”。
明-敖文祯--《诏诘百官引谢病不能赴》:引裾折槛非今日,仗马寒蝉愧夕郎。
清-陈寿祺--《答林敬庐先生书》:台臣不为仗马寒蝉,则必毛举细故。他时倘玷惠文冠,恐阳谏议未必不为韩子所疑,亦惟兢兢自矢而已。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仗马寒蝉哉!摄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一〇七回-《民国演义》:这令一下,更与全国人士的心理,大相反背,国民怎肯服从命令,统做了仗马寒蝉?
近代-王濬卿-第三十回-《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明-敖文祯--《诏诘百官引谢病不能赴》:引裾折槛非今日,仗马寒蝉愧夕郎。
清-陈寿祺--《答林敬庐先生书》:台臣不为仗马寒蝉,则必毛举细故。他时倘玷惠文冠,恐阳谏议未必不为韩子所疑,亦惟兢兢自矢而已。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仗马寒蝉哉!摄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一〇七回-《民国演义》:这令一下,更与全国人士的心理,大相反背,国民怎肯服从命令,统做了仗马寒蝉?
近代-王濬卿-第三十回-《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zhàng mǎ hán chán
1、刚才还夸夸其谈,行家来了你就仗马寒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