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朗朗

读音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同音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shēng的字 拼音为lǎng的字 拼音为lǎng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

基础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详细解释

  •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按字解释

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声:声音。

朗朗:形容声音清晰响亮。

词典解释

书声朗朗-中华成语大词典

书声朗朗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
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示例
近义词
书声琅琅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读书声

书声朗朗-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書聲朗朗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引证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8.07:目前,临洮县到处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过去人们一有空,不是串门,就是聊天。如今,一旦有空,到处书声朗朗,歌声飞扬。上营乡好水社的老年人满意地说:“不见无事人,到处读书声”。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8.07:侍者见文曲星发怒,连忙跪下回禀:“好叫星君得知,小的哪有这大胆子,胆敢以小夸大,实是下界劳动人民文化浪潮翻腾冲天,小的亲眼看见,下界的工人、农民、专家、学生以及千千万万男男女女,从七岁孩童,到花甲老人,都是猛起直追,要决心闹起文化革命,人手一册,书声朗朗,真是人人都识字,家家有书声。

故事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8.07:目前,临洮县到处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过去人们一有空,不是串门,就是聊天。如今,一旦有空,到处书声朗朗,歌声飞扬。上营乡好水社的老年人满意地说:“不见无事人,到处读书声”。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8.07:侍者见文曲星发怒,连忙跪下回禀:“好叫星君得知,小的哪有这大胆子,胆敢以小夸大,实是下界劳动人民文化浪潮翻腾冲天,小的亲眼看见,下界的工人、农民、专家、学生以及千千万万男男女女,从七岁孩童,到花甲老人,都是猛起直追,要决心闹起文化革命,人手一册,书声朗朗,真是人人都识字,家家有书声。

造句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1、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2、匆匆那年,在书声朗朗的校园里,与你邂逅。

3、这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淹没了书声朗朗的校园。

4、书声朗朗,暂时掩盖了世间的虚伪与罪恶。

5、在莲花坪上,早上可以听到书声朗朗,一过午后,在特意留下来的一快空地上,只见人影憧憧,吆喝声此起彼伏。

6、紫阳小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703年的紫阳书院,至今校址不变,书声朗朗。

7、那款电子游戏时的快感,他每天都在图纸上忙碌着,意淫般地想着工厂机器轰鸣、学校书声朗朗的场景。

8、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书声朗朗。

9、转过山去,看到一座漂亮的房舍,里面传出书声朗朗,噢,原来是一座学校。

10、山坡上,草堂中,窗外翠竹摆动,屋内书声朗朗。

组词

近义词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1、[朗朗上口]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2、[书声琅琅]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反义词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1、[悄无声息]qiǎo wú shēng xī

1.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2.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