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盔抛甲

读音

diu kuī pāo jiǎ

同音字

拼音为diū的字 拼音为kuī的字 拼音为pāo的字 拼音为jiǎ的字 拼音为diu的字 拼音为kui的字 拼音为pao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

基础解释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详细解释

  • 【解释】: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示例】: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七零八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按字解释

丢:扔。

盔:战士、消防人员或矿工等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古代也称胄、首铠、兜鍪、头鍪。多用金属制成,也有用藤或皮革做的。现代多用钢制。也泛指各式冠帽。

抛:丢下。

甲: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词典解释

丢盔抛甲-中华成语大词典

丢盔抛甲
【拼音】:diu kuī pāo jiǎ
解释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
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七零八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近义词
丢盔卸甲、丢盔弃甲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战败
英文
throw away everything when fleeing

丢盔抛甲-汉语大词典

丢盔抛甲见“丢盔卸甲”。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引证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七零八落,而贺人龙的队伍还全师无损。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一旦打了败仗,丢盔抛甲,落荒而逃,谁看见就赶,就打,可不是像夹着尾巴的狗一样?

当代-佚名-1983.12-《人民日报》:敌军五个团就在茫茫的暮色中,给铁扫帚一下扫下去了,……可惜,天黑了,敌人在夜幕掩盖下丢盔抛甲,抱头鼠窜了。

故事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七零八落,而贺人龙的队伍还全师无损。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一旦打了败仗,丢盔抛甲,落荒而逃,谁看见就赶,就打,可不是像夹着尾巴的狗一样?

当代-佚名-1983.12-《人民日报》:敌军五个团就在茫茫的暮色中,给铁扫帚一下扫下去了,……可惜,天黑了,敌人在夜幕掩盖下丢盔抛甲,抱头鼠窜了。

造句

diu kuī pāo jiǎ

1、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七零八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组词

近义词

diu kuī pāo jiǎ

1、[丢盔弃甲]diū kuī qì jiǎ

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2、[丢盔卸甲]diū kuī xiè jiǎ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