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一个初始的、单独的动作或行为,即“唱”。
唱:泛指歌唱或吟咏。
三: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叹:表示吟咏、叹息。
一唱三叹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解释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示例
长篇小字远相寄,~神凄楚。 ★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
近义词
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
驴鸣狗吠
语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音乐或诗歌
现代-老舍--《老张的哲学》:王太太留赵太太吃晚饭,赵太太一唱三叹的伤世道不良,男女乱闹。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4.10:同时他也不满于水浒的“奖盗贼贬军官”,并讽刺嘲笑儒林外史对“村老儿唱戏的,却一唱三叹而不止”。
现代-老舍--《老张的哲学》:王太太留赵太太吃晚饭,赵太太一唱三叹的伤世道不良,男女乱闹。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4.10:同时他也不满于水浒的“奖盗贼贬军官”,并讽刺嘲笑儒林外史对“村老儿唱戏的,却一唱三叹而不止”。
yī chàng sān tàn
1、他故作闲适,来掩盖他的失意,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
2、小说情节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给人一种余音袅袅的感受。
3、多亏高士名师指教传授,创立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程腔。
4、这首诗写得精巧,令人一唱三叹,回味无穷。
5、曲音波折,一唱三叹,更是平添了几许凄凉,却是岳飞的早期作品《小重山》。
6、庙中朱弦堂上曲,一唱三叹知遗声。
7、《天龙八部》写王语嫣之美,用的是一唱三叹之笔法。
8、同时在旋律上,五大调又婉转曲折、善用拖腔,字少腔多,一唱三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