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

读音

xī lì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刀、剑等)锋利,锐利。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谈锋~。文笔~。目光~。

详细解释

  1. 坚固锐利。多指兵器。

    《汉书·冯奉世传》:“然 羌戎 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今俗刀兵利为犀。’ 晋灼 曰:‘犀,坚也。’ 晋 説是。” 唐 刘长卿 《杂咏·古剑》:“儻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者乐甸》:“日事攻战,鎧械犀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八:“ 余静 的心像是给犀利的刀子绞割。”

  2. 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锐锋利。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未几改职方知制誥,词锋犀利,絶人远甚。”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笔尖犀利甚干戈,挥洒从心任欲何?” 茅盾 《创造》一:“他心里暗恨 李小姐 ……便借端发泄,很犀利的把 李小姐 批评了一番。” 梁斌 《红旗谱》二四:“他讲着,掀动浓厚的眉毛,睁开圆大的眼睛,射出犀利的光芒。”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犀利-中華語文大辭典

犀利ㄒ丨 ㄌ丨ˋxīlì1.鋒利;銳利。[例]寶刀~│~的目光。2.比喻(文辭等)敏銳明快。[例]文筆~。

犀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犀利ㄒㄧ ㄌㄧˋxī lì鋒利鋒利、厲害厲害①堅固銳利。多指武器而言。《漢書.卷七九.馮奉世傳》:「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萬人,一月足以決。」②形容語辭、感覺、目光等敏銳鋒利。唐.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序〉:「未幾,改職方知制誥,詞鋒犀利,絕人遠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xī lì

1、她以犀利的辩护词驳斥得法官哑口无言。

2、作者以犀利的笔锋贬斥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

3、刀鞘保护刀的犀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4、没想到你数学这么多年还是那么犀利。

5、在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语锋犀利,已是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6、他犀利的目光让她感觉如芒刺在背,巴不得能逃离这个地方。

7、这个犀利的评论家,总是以冷嘲热讽的笔调批评时事。

8、看新一代犀利哥,多么深邃的眼神,多么趾高气扬的面部表情!

9、然而,他的目光很快就变得犀利而明察秋毫了。

10、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11、时间是犀利的兵器,人生短暂,最重要的是善待自己。

12、这篇文章针对时事冷嘲热讽,笔锋十分犀利。

13、以棋风犀利而著称的聂卫平使许多日本选手都谈虎色变。

14、除了偶尔若有所失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非常犀利,看人入木三分。

15、那两个人目光犀利地望着他。

16、他们用犀利的目光紧紧盯住她,把她吓坏了,事情终于弄假成真。

17、资深评委巫启贤和高晓松也带着犀利点评和敏锐乐感回归舞台。

18、他看了我一眼,目光犀利而深邃。

19、穆帅的曲球也够犀利,只是他犯太多错误而使自己吞下败投。

20、姨父看了她一眼,目光显得和蔼而犀利。

21、词锋犀利是他文章的最大特点。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xī lì

1、[锐利]ruì lì

1.(刃锋等)尖而快:~的匕首。 2.(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眼光~。~的笔锋。

2、[利害]lì hai

2、[利害]lì hài

〈形〉难以对付或忍受;过分;剧烈;凶猛。也做厉害。

〈名〉利益和损害;利弊。

3、[凶恶]xiōng è

(性情、行为或相貌)十分可怕:~的目光。~的敌人。

4、[厉害]lì hai

1.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心跳得~。天热得~。这着棋十分~。 2.严厉:这个老师很~,学生都怕他。‖也作利害。 3.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了!

5、[敏锐]mǐn ruì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思想~。目光~。~的洞察力。

6、[锋利]fēng lì

1.(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的匕首。 2.(言论、文笔等)尖锐:谈吐~。~的目光。

7、[凶猛]xiōng měng

1.凶恶有力:~的野兽。 2.凶恶猛烈:来势~。

8、[明锐]míng ruì

明亮而锐利:目光~。~的刀锋。 聪明机敏:性~,有决断。

9、[尖锐]jiān ruì

1.物体的末端锋利。 2.敏锐而深刻。 3.声音高而刺耳。 4.对立激烈。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