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锐敏。
《新唐书·吴凑传》:“ 凑 才敏鋭,而谦畏自将。” 宋 苏轼 《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鋭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 明 唐顺之 《<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鋭阔达,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
mǐn ruì
1、搞经营必须思想敏锐,善于捕捉市场信息。
2、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3、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又敏锐,又细致,让你几乎觉得他有妖法。
4、速度,连贯性,敏锐性,灵活性及创造力。
5、鹰的眼睛特别敏锐,从空中可以看见地面上很小的目标。
6、敏锐而不宽宏的心灵,执着于每一点,却毫无进展。
7、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让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
8、在这个世界上,欲望并非痛苦,他可以使感觉变得敏锐,是一个人的青春的内在标志。
9、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的情感。
10、语文老师紧盯着我,他的黑眼黑得发亮,锋利敏锐得像把锥子,仿佛要把什么刺穿似的。
11、教育不应当是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
12、公安人员目光敏锐,很快就捕捉到了要寻找的目标。
13、他一进村里,就敏锐地发现这里有问题。
14、丹丹对事情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15、王警官虽然还很年轻,却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冷静的头脑。
16、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特别透彻。
17、在地震发生前,对那些感觉敏锐的动物来说,足够令他们惊恐万状。
18、记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感觉。
19、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20、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敏锐,首当其冲。
mǐn ruì
1、[敏感]mǐn gǎn
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有些动物对天气的变化非常~。他是一个~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
2、[锐利]ruì lì
1.(刃锋等)尖而快:~的匕首。 2.(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眼光~。~的笔锋。
3、[机敏]jī mǐn
机警灵敏:反应~。~过人。
4、[犀利]xī lì
(刀、剑等)锋利,锐利。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谈锋~。文笔~。目光~。
5、[伶俐]líng lì
líng li的又音。义同“伶俐líng li”。
6、[灵敏]líng mǐn
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动作~。军犬的嗅觉特别~。
7、[迅敏]xùn mǐn
犹敏捷。
8、[灵活]líng huó
1.敏捷;不呆板:手脚~。脑筋~。 2.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性。~运用。~调配人力物力。
9、[锋利]fēng lì
1.(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的匕首。 2.(言论、文笔等)尖锐:谈吐~。~的目光。
10、[尖锐]jiān ruì
1.物体的末端锋利。 2.敏锐而深刻。 3.声音高而刺耳。 4.对立激烈。
11、[敏捷]mǐn jié
(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行动~。思维~。